一、教育的含义(单选常考)
由来
-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 《孟子·尽心上》。
-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孟子·尽心上》)
概念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 广义: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并称“教育三合力”,学校教育占 主导地位 )
- 狭义:学校教育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学校教育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要素 | 地位 |
---|---|
教育者 | 教育的主导者 |
受教育者 | 教育的主体 |
教育影响 | 纽带、中介、桥梁 |
任何时代、任何形态的教育活动,不可缺少的基本构成要素是( A )
A.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
B.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技术
C. 教师、学生、教训内容
D. 教师、学生、教学计划
教育者
- 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
- 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
受教育者
- 教育的对象
- 学习的主体
教育影响
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纽带/中介/桥梁,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三、教育的形态(单选题)
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
从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空间特性上看
类型 | 特点 |
---|---|
家庭教育 | 启蒙性、个别性、生活性、随机性、隐潜性 |
学校教育 | 具有职能的专门性、组织的严密性、作用的全面性、内容的系统性、手段的有效性、形式的稳定性 |
社会教育 | 开放性、群众性、补偿性、融合性 |
农业、工业和信息社会的教育
从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时间标准以及建立于其上的产业技术和社会形态看,又分为农业、工业和信息社会的教育。
四、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e.g.:父母教育子女要尊敬老人。(√)
e.g.:母猴带着小猴爬树也是教育。(×)
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是否有目的地培养人,这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即本质属性。
社会属性
(一)永恒性。
- 有人类社会就存在教育。
- 教育是社会延续发展和个体延续发展必不可少的工具。故其具有永恒性。
(二)历史性
- 教育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 在人类社会的不同时期,教育也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内容和形式。
(三)继承性
- 教育的继承性是指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前后相继,后一个历史时期的教育是对前一个历史时期教育的继承和发展。
区分历史性和继承性:历史性为古今不同,而继承性为古今相同,后者对前者有继承和发展。
(四)长期性
- 人才培养周期时间长。(“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五)相对独立性
- 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虽然作为社会子系统,运行规律受制于社会的政治
经济、文化及人的发展规律,但教育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不受外在因素的限制。 - 教育与生产力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且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
e.g.:教育并不完全是政治经济的附庸。
(六)生产性
教育活动是一种潜在的投资,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e.g.: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
- 教育培养人才: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摇篮。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学生可以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些人才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 教育提升创新能力:教育不仅传授知识,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社会往往更具创新性,能够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市场需求,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 教育促进社会进步:教育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因为只有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中,经济活动才能顺利进行。
- 教育影响产业结构:教育水平的提高会改变劳动力市场的结构,进而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随着教育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将具备从事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的能力,这将推动产业结构向更高层次发展。
- 教育投资回报:从长远来看,教育是一项高回报的投资。虽然短期内可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但长期来看,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将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和价值。这种回报不仅体现在个人层面,也体现在国家和社会层面。
五、教育的功能⭐
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划分)
(一) 个体发展功能
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称为个体发展功能,又称教育的本体功能。
主要表现
个体社会化功能。个体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认识和掌握社会事物和社会标准的过程,即由“自然人”(或称“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
上述所言,简而言之,即个体融入社会,成为社会个体的过程。
个体个性化功能。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独特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过程。
- 主体意识的发展:教育通过培养个体的道德观念和智力能力,提高个体对自我的认识,从而促进其主体意识的发展。
- 个体特征的发展:教育通过不同的教育内容和形式,促进个体在兴趣、爱好、智能结构、性格、气质等方面的特征发展,使个体展现出独特的个性。
- 个体价值的实现:教育帮助个体认识到生命的存在并努力追求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实现个体的社会价值。
(二) 社会发展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指教育作为社会结构的子系统,通过培养人进而影响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教育的派生功能,也称教育的工具功能。
主要表现
教育的变迁功能。教育通过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引导人的社会实践,不仅使人适应社会的发展,还能推动社会的改革和发展。
上述的概念是指,教育除了能引导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之外,还是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不仅能够培养引领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领导能力的人才,还是传播新思想、新观念的重要渠道,有助于推动社会文化的进步和民主法制的建设。
e.g.:教育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科技功能等。- 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社会成员通过教育的培养、筛选和提高,能够在不同的社会区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科层组织之间转换、调整和变动。
e.g.: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按教育功能的性质划分)
正向功能(积极功能):教育对个体和社会产生了积极促进的作用。
e.g.:教育促进受教育者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政治民主和文化发展等。
负向功能(消极功能):教育对个体和社会产生了消极阻碍的作用。
e.g.:过分强调分数的教育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按教育功能呈现的形式划分)
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的区分是相对的,一旦隐性的潜在功能被有意识地开发、利用,就可以转变成显性功能。
显性功能
教育活动依据教育目的,在实际运行中所产生的与之相吻合的结果。
e.g.: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等。
- 计划性⭐(主要标志):显性功能的主要标志是其计划性。教育活动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来设计的,这些目标通常是明确的、可量化的,并且与教育的整体目的相一致。例如,教育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一目标就是通过一系列有计划的教学活动来实现的。
- 目标导向性:显性功能强调的是教育的目的性和目标导向性。这意味着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为了达成特定的教育目标而精心设计的。无论是知识传授、技能培养还是价值观塑造,都是围绕这些目标展开的。
- 预期结果:显性功能关注的是教育活动所产生的预期结果。这些结果应当与教育目的相匹配,反映出教育活动的实际效果。例如,通过课堂教学、实验操作等方式,学生能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这些都是显性功能的体现。
- 个体发展功能:显性功能还包括对个体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不仅关注知识的传递,更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能力的提升以及情感态度的形成。这些都是教育活动中重要的显性功能。
- 社会发展功能:除了个体层面的发展,显性功能还体现在对社会的贡献上。教育通过培养合格的公民、传承文化、推动科技创新等方式,促进了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发展。
- 正向功能:显性功能通常是正向的,即它们有助于实现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价值。例如,通过教育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都是显性功能的正向表现。
- 可评估性:由于显性功能具有明确的目标和预期结果,因此它们是可以被评估和测量的。这使得教育者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检验教育活动的效果,从而不断优化和改进教育实践。
隐性功能
伴随显性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的功能。这些功能通常不是教育活动设计之初的目的,而是在实施过程中自然产生的,它们可能与教育目标相辅相成,也可能与之相悖。
e.g.:教师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
- 特征:隐性教育的显著标志是非计划性和非预期性。与显性教育的有目的、有组织的特性不同,隐性教育往往在不经意间发生,其结果可能是积极或消极的。
- 表现:隐性教育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如教师的行为方式、学校文化、社会环境等。这些因素虽然不在教育计划之内,但对学生的成长和价值观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 关系: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的区分是相对的。一旦隐性的潜在功能被有意识地开发和利用,就可以转变成显性功能。例如,通过小组合作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这是隐性功能,但如果通过班会讨论合作,就变成了显性功能。
- 分类:隐性教育可以结合正向和负向功能进行分类。正向功能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而负向功能可能阻碍这些进程。隐性教育同样具有这两面性,需要在实践中加以识别和引导。
- 实践:在教育实践中,隐性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视。它可以通过教师的形象、教育目标、教育环境和校风班风等方面体现出来。这些因素以间接和含蓄的方式影响学生,有时甚至比显性教育更为有效。
- 优化:为了更好地发挥隐性教育的积极作用,应当将其置于与显性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通过优化教育环境、提升教师素质、塑造积极的校园文化等方式,可以使隐性教育的效果事半功倍。
六、教育的起源(单选题)
教育的起源一共有四个阶段的学说,分别是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和劳动起源说,其中神话起源说和生物起源说都是根本错误的;心理起源说虽然也承认教育只存在于人类社会,这是其进步的一面;劳动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这是马克思主义认为的唯一一个正确的教育起源理论。
学说 | 主张 | 代表人物 | 评价 |
---|---|---|---|
神话起源说 | 最古老的起源说。教育是由神创造的,体现了神或者上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 所有宗教都支持这种观点 | 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是不科学的 |
生物起源说 | 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由关教育起源的学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的生存本能。 | 利托尔诺、沛西·能 | 根本错误在于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 |
心理起源说 | 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承认的一种“无意识模仿” | 孟禄 | 承认教育只存在于人类社会,这是进步的一面。但“无意识模仿”实质也是先天的,即本能的。因此该理论违背了教育的目的性和意识性,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是不科学的。 |
劳动起源说 | 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 米丁斯基、凯洛夫 | 马克思主义认为,这是唯一一个正确的教育起源理论,提供了理解教育起源和教育性质的一把“金钥匙”。 |
七、教育的发展
根据社会生产方式的构成特点,可把教育划分为原始社会教育、古代社会教育和近现代社会教育。
原始社会的教育
(一)教育产生的原因及条件
- 原因:人类自身生存及发展的需要是教育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也是教育作为人类社会中具有永恒意义的范畴的根本原因。
条件
- 人类劳动的出现,是教育产生的最根本条件。从劳动是人类最基础的社会活动这个意义上讲,劳动是教育产生的必要条件。
- 语言的形成是教育产生的另一个必要条件,它为个人与群体之间经验的相互转化提供了载体,使人类的思维和交流成为了可能。
笔者理解:上述的原因指的是人类在生存过程中,因为种种需要,所以需要将自身的生存经验传授给包括后代在内的其他人类,这就是最原始的教育;上述的两个条件,其一可理解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活动(采桑、打猎等),都可看作是劳动,因为有了这些不同于动物的劳动行为,积累了经验,所以才有条件传授给其他人类,从而形成最原始的教育;其二的理解是,语言只有人类才有,动物没有语言,人类产生了语言之后,紧接着将自己的劳动经验与其他人类共享,互相交换心得。
(二) 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无阶级性、公平性
- 生产资料公有,因此儿童也是公有、公育的,教育机会对所有儿童都是均等的。
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
- 原始社会无学校,教育活动融合在生产、生活中。负责教育的是有生产、生活经验的长者,但这些长者还不是从事教育行业的专职人员(教师)。
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 教学内容:各种生产劳动技能和社会生活习俗为主。
- 教育方法:动作示范与观察模仿、口耳相传与耳濡目染。
古代社会的教育
(一)古代社会教育发展历程
1. 中国教育史
1.1. 奴隶社会
夏、商、西周的教育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礼乐是核心)
1.1.1. 夏朝
- 教育场所(形式):庠、序、校
- 教育目的:培养能射善战的武士
- 教育特征: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形态
1.1.2. 商朝
- 教育场所(形式):大学、瞽宗、小学、序
- 教育目的:培养尊神重孝、勇敢善战的未来统治者
1.1.3. 西周
- 教育场所(形式):国学、乡学
- 教育目的:培养具有贵族政治道德思想和军事技能的未来统治者
1.1.4. 春秋
- 教育特征:私学兴起
1.2. 封建社会
贯穿整个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四书五经”
四书:《论语》、《大学》、《孟子》、《中庸》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1.2.1 战国
- 教育场所(形式):田齐的稷下学宫(官家举办、私家主持)
- 教育特征:百家争鸣,以儒墨显学为代表
1.2.2 两汉
- 教育场所(形式):太学、鸿都门学
- 教育目的(选士制度):察举制
1.2.3 魏晋南北朝
- 教育场所(形式):国子学和太学
- 教育目的(选士制度):九品中正制
1.2.4 隋唐
- 教育场所(形式):六学二馆
- 教育目的(选士制度):科举制(隋炀帝设进士科)
1.2.5 宋元
- 教育场所(形式):书院
- 教育目的(选士制度):科举制
1.2.6 明清
- 教育目的(选士制度):科举制(1905年废除)
2. 外国教育史
2.1. 奴隶社会
2.1.1. 古埃及
教育特征: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教育场所 | 教育目的 | 教育内容 |
---|---|---|
宫廷学校 | 以培养教育统治阶级子弟为宗旨 | - |
僧侣学校 | 培养祭司或僧侣 | 以较高级的天文学、数学、建筑学、水力学、医学及科学为主 |
职官学校 | 培养从事专项工作的官员 | 普通文化课程 |
文士学校 | 培养熟练运用文字从事书写及计算工作的人 | 教授书写、计算、有关律令的知识 |
2.1.2. 古印度
教育场所 | 教育目的 | 教育内容 | 教育特征 |
---|---|---|---|
古儒学校(婆罗门学校) | 以维持种姓压迫和培养宗教意识为核心任务 | 以《吠舍》为主要内容 | 古印度种姓制度把人分成四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无权接受教育) |
2.1.3 古希腊
教育目的 | 教育内容 | 教育特征 |
---|---|---|
斯巴达:培养军人和武士 | 军事体操(赛跑、跳跃、角力、投标枪、掷铁饼)和道德训练 | 尚武 |
雅典:培养政治家和商人 | 德智体美多方面和谐发展 | 尚文 |
2.2. 封建社会(西欧中世纪)
教育形式 | 教育目的 | 教育内容 | 教育特征 |
---|---|---|---|
教会教育 | 培养教士和僧侣 | 七艺: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 - |
骑士教育 | 培养勇猛豪侠、忠君敬主的骑士精神和技能 | 骑士七技: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 | 骑士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家庭教育形式 |
(二)古代社会教育的总体特征
- 古代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了社会专门职能,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
- 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 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
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 道统性。教育的内容就是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伦理观念,教育服从统治之道。
- 专制性。教育的过程是管制与被管制、灌输与被动接受的过程,道统的威严通过教师、牧师的威严,通过招生、考试以及教学纪律的威严予以保证。
- 刻板性。教育方法、学习方法刻板,死记硬背,机械模仿。
- 象征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能够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标志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受教育的目的不是获得实用的知识,而是受教育本身。
- 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尚未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
近代社会的教育
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 19世纪以后,资产阶级政府逐渐认识到公共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建立起公共教育系统,建立中央集权的教育领导体制。
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 德国是最早实行义务教育制度的国家。
教育的世俗化
- 与公立教育的发展相对应,教育从宗教中分离出来。
教育的法制化
- 西方近代教育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重视教育立法,教育的每次重要进展或重要变革,都以法律的形式予以规定和提供保障。
20世纪以后的教育
教育的终身化
- 20世纪60年代,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论终身教育》中提出了终身教育的理论。终身教育思想是当代国际社会中影响最大、传播最广、最具生命力的一种教育思潮。
教育的全民化
- 即教育对象的全民化,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力,都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教育的民主化
- 一方面,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教育起点、教育过程中享受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甚至包括教育结果均等。
- 另一方面,追求教育的自由化。包括教育自主权的扩大,根据社会要求设置课程、编写教材的灵活性,价值观念的多样性等。
教育的多元化
- 教育的多元化是世界物质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多元化、办学形式多元化、管理模式多元化、教学内容多元化、评价标准多元化等。
教育的现代化
- 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教师队伍、教育管理、教育设备、教育制度、教师素质现代化等。
上面这五点,可用口诀“全民多献身”来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