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论文的思路(一)

简介

本文是笔者阅读温儒敏老师主编的《中文学科论文写作训练》导言部分后整理的思路。笔者撰写论文的经验尚浅,可能无法给予其他人正确的引导。如有问题,请在评论区下方斧正。

强调核心概念

通常情况下,论文的篇幅应不小于一万字。基于这种情况,很多同学(也包括笔者)很容易将所研究的课题内容写偏,往往到最后,连“自圆其说”都做不到,更不要说“自成一家”了。温儒敏老师在书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强调核心概念”,笔者认为十分重要。

强调核心概念,顾名思义,就是强调论文的中心论点。笔者认为,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应当分清楚主次,明白论文中提出的观点与例子,都是围绕着核心概念展开的。

收集资料

收集资料是撰写论文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撰写论文时,须有一定权威的资料作为论文作者论述观点的佐证。如不然,则论文所提出的观点无可靠来源支撑,其本身就很难说具有学术价值了。

关于收集资料,温儒敏老师提供了以下几点建议1

注:这里是笔者总结概括温老师在书中提出的建议,初心是为了提醒笔者自己,之所以写得详细,本质上仍是为了通过撰写文章,锻炼自己的写作思维能力。
如有读者发现这篇文章存在语法歧义或者用词不当的问题,欢迎在下方评论区斧正。
  1. 范围全面。收集材料时,须全面,不因主观好恶而决定材料取舍;不先入为主,带着预设的观点去寻求自己认为有用的材料。
  2. 顺藤摸瓜。可通过已有研究成果中所涉及的文献书或专题等等,寻找相关线索,并从中着手。
  3. 求助导师。寻求导师指点,可在收集材料时少走许多弯路。
  4. 摘录卡片。详情请见下方二级目录摘录卡片

摘录卡片

温儒敏老师在书中提出“摘录卡片”的方法。笔者认为,应当学习老师提出的方法背后的重点——积累素材。温儒敏老师之所以提出“摘录卡片”的方法,是因为卡片具有碎片化核心化的特点。摘录卡片的过程,本身就在构思。

温儒敏老师对摘录卡片提出了几点建议:

  1. 立刻摘录。发现材料后,当即摘录其核心含义,并标明出处,以供后续检索。
  2. 记录意见。如第一反应觉得该材料十分重要,则应在当即写下对运用该材料的初步意见,或由此而引发的思路、灵感。
  3. 做好分类。收集的材料种类繁多,且多以卡片的形式存在。这意味着材料的分布将是零散的。此时应针对材料做好分类,以确保后续使用材料时,能第一时间引用之。
  4. 摒弃无用论。收集到的材料卡片,可能有成百上千张,最终能用上的可能只有百十张,但这并不代表其余的卡片就是在无用的。毕竟,吃了四个馒头会饱,并不意味着只吃第四个馒头就行,前三个馒头也很重要。

多写作

练习写作是撰写文章的前提与准备工作,这点本应放在文章末尾。笔者将其放在收集资料之后,是为了提醒自己,在收集资料时,应多注重阅读。

温儒敏老师在书的导言部分讲过2,写作是综合能力的体现,并非突击培训几节课,或者学几个诀窍,就能够学会的。笔者认为,写作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要多加练习。起初不明白如何撰写某种文体时,可找一些权威文章,对其文体进行模仿创作。之后在写作中再培养语感。

框架构建与细化

初步构建论文框架,需要包括论点论据两部分,而细化论文框架,则需要列提纲

论点论据

温儒敏老师提到,“论点是文章的灵魂,是内容的核心”。因此,在材料收集与整理工作完成后,便要开始从中提炼基本的论点,并初步设定相关的论据。

论点

  • 论点的树立与展开需要论证,所以应事先考虑使用哪些论据。
  • 论点一定要使用以事实、学界普遍承认的科学理论等可靠、充足和典型的论据。

论据

  • 可靠:出之有据,不为我所用,不断章取义;
  • 充足:充分的说服力;
  • 典型:具有足够的代表性,不举孤证,不是随意的举例说明。

    须谨慎使用的论据写法

    • 简单的“观点加例子”的写法。无论是树立或者反驳一个观点,都必须有足够的例证。
    • 引用西方某些时髦的理论。西方的某些理论,如其充足性和正确性未加论证,决不能拿来当作立论的根据。

提纲

有了初步的框架后,还需要列一个提纲,辅助构思具体的论文结构,进一步梳理材料与主要观点,打通思路,将原来的写作设想具体化。

提纲的结构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点:

  1. 标题。反映核心内容与研究特色。忌用一些时髦别致、诗意朦胧的句子为题。学术论文的标题最好起得简洁、明晰、实在一些。
  2. 捋清结构。层次分明,结构清晰。动笔之前,先整理好自己论文中心论点以及小论点所需要的位置与篇幅,需要有思路逐步展开的顺序与线索
  3. 描述研究思路。化繁为简,纲举目张。

    纲举目张,指的是抓住事物的主要环节,就能带动一切。
    • 先以最简洁的几段话,描述自己的研究思路。
    • 将该研究思路以最简洁的语言描述给其他人听,
    • 理清思路的线索,以及组成线索的几个“点”,并不断充实与论证这些“点”的存在(或称真实性)及其与中心论点之间的联系,化繁为简,化零为整,如此才能构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4. 论点依据。仔细列出每一个论点都有哪些论据支持,无论是必用还是备用的材料依据,都要先在提纲中标明,以备正式写作时采用。

主体结构

  1. 绪论。做一个比较简单的概括,交代论文选题的动机,课题的学术意义。以往相关的研究情况,本论文的主要内容与核心概念等等。
  2. 本论。论文的主要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3. 结论。对全文内容的总结,也可引申某些尚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1. 温儒敏.中文学科论文写作训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4.
  2. 温儒敏.中文学科论文写作训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2.
By 祭酒 On